"文心一言"来了 百度AI会是“全村的希望”吗?

来源:锚思科技网 作者:小刀 03-17


由文心一言生成的图片

3月16日,百度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了知识增强大语言模型“文心一言”。而就在此前一天,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公布了其大型语言模型的最新版本——GPT-4。

两者不免被拿来进行比较。

李彦宏不自信的一幕

李彦宏以其阳光睿智的霸总形象深入人心,很少有人能够在公开场合看到百度“大当家的”露怯甚至是羞涩。然而,在这次发布会上,李彦宏自己坦言,“用文心一言对标chatGPT,甚至是GPT4,门槛是很高的”。

李彦宏在发布会之初就给大家降低预期,称“文心一言”的体验称不上是完美。

按照百度官方的说法,文心一言有五大能力,包括“文学创作”“商业文案创作”“数理逻辑推算”“中文理解”“多模态生成”。

发布会现场测试的时候,我们明显看到其有取巧的部分,比如在与人工智能进行对话时,“语意连贯”的问题最多没有超过两个。在官方所谓“六轮对话”中,至少有四个问题的主谓宾要素齐全,该语句即使单拎出来提问,也并不会影响AI的回答。

而后,在笔者亲自测试的过程中发现,文心一言的上下文语义理解能力还是相当强大的。显然,发布会上的展示demo有些过于保守了。

在文学创作/商业文案创作/数理逻辑推理方面,演示视频中文心一言的表达能力一闪而过,并没有充分的展示。而在笔者自己测试的过程中,文心一言所展示出来的能力基本相当于一个seo实习生的写作水平。

至于数理逻辑和“做表”的能力,文心一言谈不上准确,但也是有模有样,显然还有进步的空间。

而对于“多模态生成”的功能,实际上国内大厂在AIGC领域已经早有应用。不管是百度百家号,还是字节系,在相应的剪辑生成工具中,都有文字转语音/转歌曲/转视频的能力。虽然它们都还比较粗糙,但已然初具规模。

文心一言 VS chatGPT

在实际体验之后,百度的文心一言和chatGPT究竟谁更厉害?

首先,众多媒体反馈,百度心一言对于中文的领悟力更强,这可能也是和百度在中文领域的巨头地位有关。在实测中,文心一言显然更懂得“中文文学创作”。

而在“智能”方面,从事过技术分析的海外油管博主“悉尼奶爸”断言,文心一言采用的类GPT框架,其水平相当于GPT2到GPT3之间,显然和GPT3.5甚至是GPT4拥有代差。

有多位海外资深技术专家表示,百度自身对于数据训练还不够自信,因此才会出现垂直领域的“应用层”。但是,根据笔者既往在与B端工作多年的朋友进行交流时,朋友佐证了百度此举的“务实性”。

国内环境下,在实际的操作中,很多垂直领域的数据是非常封闭的。理论上,一个足够强大的AI可以解决任何跨行业的问题,但是精准数据的缺乏会让AI得不到充足的训练,从而致使其难以被专业人员使用。那么,只有当AI真的被该领域的决策者所信任,并且得到足够充分的该领域精准数据训练后,AI才能具备相应的能力,从而,它也就变成了垂直AI。

李彦宏在发布会上,自己提到了中美人工智能大数据语言模型被拿来比较的问题。他说,文心一言不是中美科技对抗的工具,而是一代代百度技术人员在追寻“让科技改变世界”这个梦想中的一个自然的结果。

百度AI,没倒在黎明之前

在百度发布会上,李彦宏为召开发布会说了句大实话,“产品还不完美,为什么今天要开这个发布会呢?因为有商业需求”。

在2017年,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突然在自己的个人社交平台发布公开信,宣布将从百度离职,引发诸多讨论。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吴恩达称得上是国际最权威的学者之一。离职后吴恩达公开表示出对李彦宏的赞赏,可以说,两个人对于AI的发展都有非常深切的执念。

在当时,有媒体把吴恩达的离职说成是对于百度的一大重创。坊间传闻,那时的百度在科学研发与商业价值之间未达成“共识”。不断烧钱的研发成本,加上尚未看到的经济利益,让百度对于“科研”信心不足。

最近几年,以抖音快手为标志的互联网新生力量快速崛起,不少人再提BAT,都以字节跳动开头。仿佛曾经引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搜索巨头,在移动端时代,开始后劲不足。支撑后PC时代百度的两条腿,一方面是手百,一方面是AI。而那时,百度的AI,更多指的是“无人车”。

在百度失落的几年里,AI作为杀手锏,但却在商业上难有建树。中国的互联网公司相比国外,对于科研项目的盈利能力更为看重,很少有项目能在盈利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得到长期稳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在百度下场造车之前,百度股价曾面临持续低迷,甚至还一度被网易超过。

2023年是一个分水岭,当chatGPT火遍全球,迅速蔓延到地球的另一端时,以AI为旗帜的百度,也终于在大洋彼岸迎来了爆发期。

chatGPT在中国成为新概念的推动者,连一些小微互联网公司都开始招募所谓的chatGPT运营专员,chatGPT产品经理,chatGPT商业项目设计等岗位。

除此之外,更多的公司开始寻求在AI领域获得新的能力支持。有不少中国公司一度以自己的产品集成了chatGPT的功能而作为宣传点。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中国最有可能创造出和chatGPT一争高下产品的公司,百度被合作伙伴甚至是中国官方寄予了厚望。

而作为曾经因为AI商业化问题出现过重大人事风波的百度,如果此时此刻不抓住这样一个风口的话,实在是说不过去。

让子弹飞一会儿

风口总是一个接一个的出现和消亡。在短短1年时间里,web3热的发烫,紧接着就换成了元宇宙红的发紫。如果不是chatGPT的突然爆火,AIGC的概念也许并不会掀起今天这样大的水花。

就在前不久,meta开启了元宇宙裁员降薪的序幕,国内字节系的PICO也迎来了大裁员。追逐风口时有多疯狂,站在云端翱翔的猪就有可能摔的多惨。那么,AIGC会是一阵短暂的飓风吗?

于理,它的基本应用已经初具规模,条件足够成熟。

于情,我们距离“下一个iPhone”已经时隔太多年,等待太多次,是时候为人类更新一下生产力工具了。

热门文章